首页

艾彩原创视频工作室

时间:2025-05-25 11:01:55 作者:(乡村行·看振兴)江苏扬州沙头“种出”20亩“玉米迷宫” 民众体验别样“田园乐趣” 浏览量:31662

  中新网扬州5月24日电 (朱晓颖 崔佳明)“2025年沙头镇周末农市暨玉米奇遇季”活动24日在扬州广陵区启动。多项趣味活动吸引不少当地市民陪着家人、朋友奔向田间地头放松心情,体验别样“田园乐趣”。

5月24日,“2025年沙头镇周末农市暨玉米奇遇季”活动在扬州广陵区启动。崔佳明 摄

  走进沙头镇人民滩村红樱桃农场,现场除田园采摘、龙虾垂钓、小池摸鱼等多项趣味活动外,刚刚开放的“玉米迷宫”人头攒动。据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此次人民滩村的‘玉米奇遇季’不是一场简单的景观改造,而是以农业为根、以文化为魂、以创新为翼的乡村振兴实践。通过现有资源的盘活、链接城乡需求,从城市到田间,形成购物、娱乐、餐食于一体的‘农文体旅’融合图景,为游客们提供全方位、一站式的乡村旅游体验。”

5月24日,航拍扬州沙头“种出”的20亩“玉米迷宫” 。广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今年新打造的“玉米奇遇季”项目占地180亩,其中“玉米迷宫”占地20亩,集观光游览、户外游戏于一体,内设多个关卡和趣味挑战点。迷宫内设置科普展板,介绍玉米生长相关知识,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自然奥秘,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。更重要的是迷宫路径错综复杂,暗藏玄机,期待游客们在破解隐藏线索过程中收获快乐、释放压力。

  闲暇时光远离城市喧嚣,享受乡间特有的宁静。“感觉迷宫走的特别好玩,以前也走过别的迷宫,但是没有这种乡土气息,在这里既能体验田园乐趣,又能放松身心、增进亲友感情。”现场一位扬州市民感慨道:“迷路又何妨?乐趣在体验。”

  从城市漫步到乡村度假,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,将传统农业升级为集采摘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业态,“小果实”串联起城乡甜蜜,托起了富民产业。在活动期间,周末农市集中展示售卖沙头镇特色农产品,如新鲜果蔬、土鸡蛋、特色小吃等,不仅扩大了沙头镇的农产品知名度,更为当地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渠道。

  “沙头镇以创新为笔,以农业为墨,绘就一幅集农业观光、亲子研学、农事体验、市集消费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图景。”沙头镇党委书记朱午表示,此次活动的开展就是打响“乐活沙头·周末农市”品牌,推动“文旅立镇”落地生根,将乡村“好产品”转化为“好产业”。

  此次活动5月24日开幕,6月22日结束,历时近一个月,每周六、周日举办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田海博:让游戏产业与传统文化“双向奔赴”

2024年,在“我记得”话题下,抖音见证了30.1亿次美好生活回忆的播放,诸多抖音金曲成了串联起无数普通人时光回忆的“钥匙”。今年的奇妙夜舞台上,五位不同代际、年龄跨度超70岁的抖音音乐人合唱《我记得》,屏幕上同时闪现出万千普通人的老照片,爱与亲情在这一刻被定格。

探“中国茶花之乡”:茶花不再“春日限定”

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,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,此后连续9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。2023年,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,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,增长5.1倍。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,连续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,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。

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 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

而流量至上的策略,更令短剧内容鱼龙混杂的情况更加凸显。记者浏览多个免费短剧App看到,部分热播微短剧故意制造冲突、设计狗血情节,明显违背时代潮流,标题也夺人眼球,如《婆婆听不懂人话》《儿媳将我塞进麻袋后,我杀疯了》《父亲二婚当天,我把后妈送进大牢》《养儿不防老,我大义灭亲》等。

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发行仪式在广州举行

全民参与、长治久美。富平县推出人居环境整治“红黄旗”制度,每季度对全县乡镇街道环境卫生打分,激发出大家伙的积极性,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日本女篮主帅:希望能在巴黎奥运会击败中国队

近年来,在住院方面,加快推进了DRG/DIP,通俗地说是按病种病组打包支付方式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。2023年年底已基本实现了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,总体实现了四个转变:一是医保向医疗机构付费从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病组付费转变。二是医保基金结算从原来的“后付制”向现在的“预付制”转变。三是从手工审核向大数据运用转变。四是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。全面落实“总额预算、考核监督、结余留用、超支分担”的管理机制,促进了医疗机构规范诊疗、合理用药、提高效率、控制成本,整体降低了参保群众就医负担、节约了时间成本、促进了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发展和治理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